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气_1980我的文艺时代
新顶点小说网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气

  第906章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气

  五月一晃就剩个尾巴了。

  《李建国》上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巨大声势如今正在慢慢回落,但小说的销量却十分坚挺。

  一周破百万册,发行满一个月后销量达到了290万册,打破了国内一系列图书出版销售记录。

  在最新一期《国文报》图书销量排行榜上,这部小说的销量比后面第二名到第二十名的销量加起来还多,看到这个数字的所有读者无不瞠目结舌,震惊于这部小说在读者群体当中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

  这天上午,林为民接到了罗杰·斯特劳斯的电话。

  一上来,罗杰·斯特劳斯就抱怨了起来。

  “林,你太不够意思了,新作品出版了竟然都不告诉我一声。”

  “只是写完了上部而已,而且这部小说写的是中国本土的故事,米国读者可不一定感兴趣。”

  罗杰·斯特劳斯却说道:“不不不!你还是不明白你如今在米国读者心目中的号召力,伱的影响力已经跨越了国籍,能明白吗?别再妄自菲薄了,你这么做,不仅是对不起米国读者对你的喜爱,更是辜负了我这么多年对你的信任。”

  老登一上来就上压力,所图不言而喻。

  林为民好奇的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李建国》写完之后,林为民并没有联系罗杰·斯特劳斯,也没有联系米国的任何书商或者媒体。

  罗杰·斯特劳斯笑的有些得意,“林,我都说过了,你太小看自己在海外的影响力了。你这部小说发表之后,哈佛大学的汉学家就在杂志上发了一篇书评,还有堪萨斯大学的马克梦,他是你的朋友吧?他也发了篇书评。

  他们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可是很高的。而且我还知道,你这部小说发表之后可是得到了政府方面的大力推崇,米国的不少媒体都关注到这个情况了。”

  原来如此。

  林为民问道:“怎么?你是想把这部小说带到米国去?”

  “当然!”罗杰·斯特劳斯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可是中国政府推崇的小说。”林为民意有所指的说道。

  对于外国作品来说,有骂老米的内容并不是问题,但若是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他们的神经可比任何一个政权都敏感。

  《李建国》上部要说内容上,其实并没有什么触碰老米红线的地方,可谁让这部小说是中国政府推崇的小说呢?

  在政治领域,任何小事都可以被拿来做文章。

  中米两国体制不同,互相之间戒备深重。

  《李建国》若是被引进到米国之后,未必不会有人拿这部小说在中国的待遇来做文章。

  罗杰·斯特劳斯立刻便明白了林为民话里的深意,这事确实是他之前所忽略的。

  他在电话中沉吟片刻,然后做了决定。

  “那我更要把它带到米国来了。如果真的有哪个不开眼的政客拿这本书做文章,那不是免费给它打广告了吗?”

  林为民挖苦道:“你们这些赚钱不要命的犹太佬!”

  “哈哈,谢谢夸奖!”

  玩笑了两句,林为民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这部小说就交给你们了。”

  “谢谢,林。”罗杰·斯特劳斯正色说道。

  又过了两日,于东来到国文社。

  几个月前文华影视收购了徐枫的香江汤臣影业,过了年的这几个月时间里,于东便一直奔波于香江和内地之间,忙着理顺两家公司之间的事。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文华影视已经基本消化了汤臣影业这块肥肉,算是在香江有了一个前哨站。

  “……汤臣影业仅剩的一部正在制作当中的电影已经杀青了,今年我们计划再给他们开两部戏,主力还是用香江的团队,但要掺一些我们的人。

  另外,香江那边的人我也打算在下半年陆续动员一些到我们这边来。

  这次我在香江待的时间比较长,也算是对他们的制作水平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

  他们那边的制作水平比内地还是高了不少的,商业化程度也高了很多。现在香江电影行业不景气,不少人都没工开,我们这个时候介入恰当其时。

  我的想法是尽快加速两地制作团队的融合,这样既能提高我们文华的影视制作水平,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开发香江市场……”

  经过四五年的锻炼,于东已经完全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等他侃侃而谈完,林为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思路是对的,不过还是要以成绩说话。汤臣影业还是独立运营,合拍片的政策上,你多到刘局那里跑一跑,我们文华这次也算是为两岸合作竖立了一个标杆,上面怎么着也得给点鼓励。”

  于东应道:“好。”

  他又说道:“沪美厂那边您听说了没有?”

  “沪美厂怎么了?”

  “《宝莲灯》赔了!”于华道。

  林为民意外的说道:“我看新闻不是说票房过了2500万吗?”

  “光制作费用就1200万元,还没算上宣传费用,我听老严说这次沪美厂拿到的票房分账综合起来还不到40%,如果扣了税,大致应该得赔五六百万。”

  于东对《宝莲灯》的制作发行情况如数家珍,显然是没少关心,不过他的这种关心显然是包藏祸心。

  去年文华影视跟沪影厂合作投资制作的《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大获成功,成为国内近年来少有的票房大卖的动画长片。

  金国平看到这种情况起心动念,今年一边和文华影视继续合作,一边搞独立制作,《宝莲灯》便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沪美厂为了这部动画电影可是掏出了家底,光是制作费就掏了1200万元,厂内精英尽出,采用了先期创作整体音乐和对白录音等制作手段,还利用电脑特效绘制动画,后期更是用六声道全数码立体音录音,前前后后动用了300多位工作人员。

  不仅如此,金国平还动用关系请到了江文、宁静、陈佩斯、朱时茂等明星大腕给电影配音,为电影宣传拉足了噱头。

  电影四月上映之后声势不俗,一个多月时间取得了2500万元票房。

  作为动画电影来说,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优秀了。

  毕竟如今这时候,即便是剧情片取得2500万票房,也能排进年度电影票房前十名了。

  可惜《宝莲灯》的投入还是太大了,沪美厂在票房分账方面又没有什么竞争力,这一增一减导致电影最后大亏的局面。

  投资1200万,亏损接近一半,估计这两年跟林为民合作赚的钱都赔进去了也不够。

  经此一遭,沪美厂恐怕元气大伤。

  于东嘴上说着沪美厂和《宝莲灯》的糟糕情况,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要是能把沪美厂收购过来就好了!”他貌似无心的说了一句。

  林为民哪里会不明白他脑子里的想法,说道:“这种事就别想了。沪美厂是沪上文化界的招牌之一,就算是落魄了,也轮不到我们来收购。”

  于东咂摸咂摸嘴,表情甚是遗憾。

  “那您说……”他语气迟疑着,“我现在要是去跟老金谈谈,收购他们几个IP,他能干吗?”

  “IP”这个词于东是跟林为民学的,他目光灼灼的望着林为民。

  林为民轻笑道:“想法是好想法,沪美厂的动画影响了几代人,在国内的号召力是独一无二的,只要运营得当,未来大有可为。不过这件事里有个问题,估计沪美厂自己都没认真对待过。”

  “什么问题?”

  “沪美厂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员工创作完成的,我早前和戴铁郎聊天的时候听他说过,沪美厂时至今日在这方面的界定都是十分模糊的。”

  于东听明白了林为民的意思,“我们要是真收购这些动画IP,第一件事就是把知识产权关系厘清。”

  “这些事你们自己定夺吧。”林为民说道。

  国文集团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了,林为民已经不可能事必躬亲了。

  两人聊的差不多了,于东从包里掏出了一匝刊物。

  “最近跑香江跑的勤,没敢给您带礼物。”

  他将几份刊物摊到林为民的办公桌上,“您的《李建国》出版之后在香江文坛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我读书看报的时候看到了几篇文章,特意搜集来的,您有时间可以看看了解一下香江读者们的想法。”

  于东这个马屁拍的清新脱俗,林为民也不好拒绝,点了点头,“有心了。”

  等于东走了之后,林为民翻起桌上的刊物。

  于东带回来的刊物一共四份刊物,两份杂志、两份报纸,想必过关的时候没少费功夫。

  《读书人》是香江的文摘类杂志,在香江算是比较有名气的文学类杂志,每月出刊。

  其上除了每期提供内地、湾岛和香江的新书讯息和文坛动态之外,最多的便是各种书评。

  于东送给林为民的四月号“品书园”栏目中,正有一篇《读书人》主编冯伟才执笔的评论文章。

  《一部关于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的世纪之作》。

  “……《李建国》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凝重。现下能欣赏的仅有小说的上部,但通过作者用四十余万字的浩大篇幅构建的小说世界还是不难窥出这部作品的宏大叙事,上部内容写的深沉而凝练,酣畅又严谨,就作品当中生活内容的厚重程度和思想力度来说,可谓扛鼎之作。其艺术杼轴针黹的细密,又如织锦。

  在《李建国》的创作之中可以看出作者林为民的创作能力已经臻至大成之境,一直以来他都是华语文学的领航者与扛旗手,这一点是世所公认的。《李建国》的诞生更突出了他在当今华语文坛的重要地位,他的创作风格百变,却总能独树一帜、高人一筹,可以说领先同时代作家整整一个身位。

  若论近三十年的华语文学作品,或许也只有程忠实的《白鹿原》可骥尾蝇随……”

  看到这里,林为民放下了杂志。

  这位仁兄夸的未免太过露骨了一点,饶是以他的脸皮都看的不好意思了。

  他又拿起了另一份报纸翻阅起来。

  嗯,看看这位老兄,人家的评论就显得公允和客观了很多。

  文化人夸人,不能这么露骨,俗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xddxs.cc。新顶点小说网手机版:https://m.xxddxs.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